发布时间:2025-05-20 16:10:00     浏览:次
消毒防腐药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醇类:如乙醇(75%浓度效果最佳)和异丙醇,适用于皮肤表面消毒
1。
碘制剂:如碘伏(聚维酮碘)和碘酊(需脱碘,避免刺激),适用于皮肤、黏膜消毒
1。
过氧化物类:如过氧化氢(双氧水)和过氧乙酸,适用于伤口或环境消毒,接触时会产生气泡
1。
酚类:如苯酚(石炭酸)和对氯间二甲苯酚(衣物、物体表面),多用于环境或器械消毒
1。
季铵盐类:如苯扎氯铵和苯扎溴铵,低刺激性,适用于皮肤、创面消毒
1。
氯己定类:如葡萄糖酸氯己定和醋酸氯己定,常用于术前手部或黏膜消毒
1。
不同消毒防腐药剂的使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醇类:75%的乙醇常用于皮肤消毒,95%的乙醇用于医疗器械消毒
2。
碘制剂:碘伏刺激性小,适用于皮肤和黏膜消毒;碘酊需脱碘,避免刺激
1
2。
过氧化物类:过氧化氢适用于化脓性伤口和口腔炎等,过氧乙酸用于环境消毒
1
2。
酚类:苯酚用于环境或器械消毒,对氯间二甲苯酚用于衣物和物体表面
1。
季铵盐类:苯扎氯铵和苯扎溴铵低刺激性,适用于皮肤和创面消毒
1。
氯己定类:葡萄糖酸氯己定和醋酸氯己定常用于术前手部或黏膜消毒
1。
消毒防腐药剂的杀菌机制:
蛋白质凝固:如酚类、醇类、醛类等通过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成胶性,停止其生长繁殖
3。
改变细菌脑浆膜通透性:如清洁剂新洁尔灭及有机型溶剂乙醚等通过改变细菌脑浆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容物流失,使菌体破裂溶解
3。
干扰细菌酶系统:如氧化剂、卤素类等通过破坏细菌的正常代谢,达到杀菌效果